宜州市刘三姐故里风情旅游区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发表时间:2014-11-20 16:23:44
来源:院办公室
(一)功能定位
山歌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基地。
(二)开发思路
将原有的刘三姐故里景区、歌仙桥景区以及新建的刘三姐文化产业园等三个旅游项目整合为“宜州刘三姐故里风情旅游区”,作为宜州市上报自治区发改委的重大旅游项目。以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为基础,深入挖掘宜州刘三姐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配套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同时吸引全国各地刘三姐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 形成创意、艺术研究、文化传播、民族歌舞演艺、文化艺术旅游的链式运营模式。与中国•宜州刘三姐文化国际旅游节相结合,通过举办民歌大赛等活动,将刘三姐文化、民歌文化在区域内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打造宜州市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将刘三姐故里风情旅游区打造成为宜州世界级山歌歌都、刘三姐品牌之旅旅游目的地、壮族民族精神展示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主要建设内容
1.刘三姐故里景区提升
2.歌仙桥景区提升
3.刘三姐文化产业园
(四)投资规模
预计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
(五)效益预测
随着宜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条件日渐改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以及该项目开发的日趋深入,到宜州市进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养生休闲度假等的游客将逐渐增多,宜州市各项基础设施将得到质的完善,与旅游有关的产业链将有效拉长,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将有所提高,因此,项目开发潜力巨大。项目主要收入来源为销售、娱乐、餐饮、购物和住宿这几个板块,当地居民主要收入为旅游服务收入、经营收入、手工艺品等技术性收入、租金收入等收入。
(六)旅游用地
旅游建设用地为2000亩。
(七)运作模式
采取企业经营管理为主,多方参与的经营模式,即经营主体为企业及当地居民,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政府负责引导和监督、企业负责经营和管理,社区居民自主经营农家乐产品或参与各种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