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红色旅游区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发表时间:2014-12-02 15:38:15
来源:院办公室
(一)开发条件
东兰县有着灿烂辉煌的红色革命历史,是红七军的发祥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邓小平、张云逸曾经挥师浴血的战场,是革命烈士韦拔群的故乡,是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2011年初,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等5个景点被增补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而后东兰县按照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从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卫生整治、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对上述景点进行完善建设,2012年,由以上5个景点整合形成的“东兰红色旅游区”荣获国家AAAA旅游景区称号,具备良好的接待能力。
(二)功能定位
红色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三)开发思路
该景区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重点突出“东兰红色革命”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旅游项目应满足游客参与的需求,要动静结合,快慢结合,红绿结合,水陆结合,与东兰境内的红水河风光、坡豪湖风光、东兰铜鼓民俗、江平田园风光等联动,创建红色旅游的典范,建成中国知名红色经典旅游景区,AAAAA级旅游景区。
(四)与土地、城镇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该项目是东兰县的重点建设旅游项目,也是自治区实施的重点旅游项目,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表(2013-2017年)》,建设东兰红色旅游区对于展现东兰红色文化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东兰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的中明确提出“围绕民族风情、红色旅游,打造世界级的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在《东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该项目用地属于风景名胜与自然人文保护区的建设用地,约为150公顷,主要是用于旅游项目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因此,该项目符合《东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规划要求和项目用地,建议尽快落实。
(五)市场分析
红色旅游是广西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拉动社会消费、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和传承革命历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主要建设内容
1.壮乡英雄文化园
包括壮乡将军纪念馆、红色旅游文化广场、韦国清故居复原工程、弄英村容村貌改造工程等,其中壮乡将军纪念馆各展厅陈列布展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并运用场景再现、沙盘模型、雕塑油画、多媒体演绎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前辈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深刻地体现出革命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革命豪情、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规划完善壮乡英雄文化园的旅游服务设施,将壮乡英雄文化园整合进东兰红色旅游区,共同创建国家AAAAA旅游景区。
2.修缮纪念馆
整理和修复现存文物,征集、搜集民间收藏,逐步改善和提高纪念馆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利用现代声、光、电展陈布置,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将历史利用有效的艺术形势将革命精神外化出来。
3.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进一步完善旅游区内游程线路图、导游全景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安全设备和邮政服务等设施,整修供电、供水、安防设施,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
4.列宁岩现代讲习所
在标语、黑板报、壁报、简陋课桌、红军课程表等的陈设和布置等情景复原的基础上,设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课程,游客可以穿上朴素的军装,坐在可容纳千余人的岩洞大厅内听课和讲课,在生动逼真的课程讲习中学习和体会到农民运动的策略和伟大智慧。
5.体验场景情景化
以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为例,通过收集、复制历史实物来从各个方面丰富场地内的展示实物,让旧址的建筑场景极致情景化,比如桌上的茶每天要冒热气,煤油灯也要在工作,创造很强的“气场”,恍惚中似乎楼内主人刚刚离开。
6.红军村——红色原生态情景体验村
通过武篆镇东里村外集中修建居民房置换村内现有的民房,并适当进行建筑里面改造和修复,恢复美丽的乡村原生态,形成田园美景。在围墙及房壁上刷写革命标语和革命宣传画,修建以革命领袖和红军为题材的雕塑。设红小鬼哨卡,坐畜力车,使用革命语言,用当时钱币,用红军小号和敲钟来报时,穿革命军装,扮演成各种革命角色,经历红色革命情景,并可以将这段难忘之旅拍摄下来制作成光盘留念,以强化记忆。全部居民及服务人员穿着革命军装及中式旧服装。当然除了体验革命斗争场景外还可以实地体验斗争生活,在东里村的农家乐里小米饭、南瓜汤、苦菜、革命菜一应俱全,地道的东兰革命套餐供游客享用。
7.户外徒步——拔哥革命足迹游
武篆镇东里是韦拔群的故乡,拔哥革命足迹体验游项目针对大众旅游市场,开展徒步革命足迹体验游。要求每一个参加的人,必需穿革命军装、戴斗笠、穿草鞋和绑腿,游客在“行军”途中谁也不能掉队,前面的队伍负责举旗、做路标记号等,后面的队伍负责涂毁路标记号和迷惑追兵等,另由一队游客扮演反革命军队伍在后面负责追击堵截等,“革命”队员掉队就会有被“俘虏”或“枪毙”的危险(取消资格)。
8.加强与非红旅游的联动
加强区域内红、绿、金等“多彩之旅”游线的组合,共同构建东兰旅游精品线路。红色经典类不靠每一个单独的景点支撑,而是通过整合具有内在关联的各个景点,包括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资源等,形成一个具备完整故事吸引线索的大结构、大景观和大主题,并通过主题化交通工具(红色文化符号电瓶车或自行车)进行游线无缝串联。
(七)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
(八)效益预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东兰县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超过20万人次,随着《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规划颁布实施,红色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客源广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市场前景良好。
(九)旅游用地
项目计划用地60亩。
(十)运作模式
政府推进为主导,市场推进为辅,发展用地规划由政府推进并负责管理,具体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由相关企业或投资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