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加入收藏 | 微博关注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771-2835483

最新公告: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视点 >

联系方式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新民路40号

邮编:530012

电话:0771-2835483

传真:0771-2817409

邮箱:gxlygh@vip.163.com

网址:www.gxlyghy.com

微信二维码

领导视点

  • 甘霖: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发表时间:2021-03-12 10:20:56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广西文化和旅游发展,叮嘱我们“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指导我们“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可以发展旅游、康养和其他生态型产业”,要求我们“把握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色旅游和全域旅游”,这些都为我区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作出了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建立每年举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工作机制,成立大健康和文旅产业工程指挥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统筹推进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形成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2019年,旅游总消费突破万亿元,旅游业综合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6%,旅游经济主要指标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文化和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基础设施功能不全、品牌效应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挑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有关部署要求,以深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为重点,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要发挥独特优势,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加快建设“三地两带一中心”,不断提升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到2025年,全区旅游总人次、总消费实现翻番,建成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省区、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效。


      一、构建三大体系,增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依赖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文化和旅游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文旅现代产业体系、高品质服务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构建广西文旅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构建“三地两带一中心”文化和旅游新格局,提升传统文旅产业,创新“文旅+”产业业态,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强化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实现多产融合、产融结合、协同发展,推动基础性产业要素转型升级、融合性产业要素集成优化、新业态产业要素创新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产业链完备的文旅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广西文旅高品质服务体系。适应新时代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新体验。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咨询服务全覆盖,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旅游厕所、景区(点)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建设,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强满意度。


      构建广西文旅现代化治理体系。建立更加协同高效的文化和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执法和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增强旅游者权益保护力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旅行社全过程信用管理和联动奖惩,开展导游服务水平综合评价,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全面推行文明旅游公约,建设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提升旅游文明水平。


      二、打造六大品牌,提升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旅游是品牌经济、注意力经济。突出广西“老、少、边、山、海、寿”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彰显广西特色、展示广西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是提升广西文化和旅游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打造“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品牌。利用现有的滇桂粤边海国家旅游风景道、黔桂粤西江国家旅游风景道、中越边境非遗旅游线路,依托现有公路网络,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广西段)、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及世界和中国长寿之乡为核心,构建全域生态旅游大公园,打造“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


      打造“秀甲天下壮美广西”大品牌。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深化“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推动形成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格局。构建覆盖全媒体、宽渠道的旅游推广营销网络,持续深入开展“广西人游广西”“冬游广西”等系列促销活动,继续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文化和旅游活动,进一步在国内外打响“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大品牌,不断提升广西文化和旅游的吸引力。


      打造“一键游广西”品牌。整合全区文化和旅游优质资源,以旅游交通接驳服务为切入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租车+景区+酒店+N的旅游新业态。建立统一规范数据标准,对接广西旅游大数据平台和各级全域旅游管理平台,融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气象、银联、电信运营商等有关数据,建设壮美广西·文旅云。完善四级可视化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投诉管理和联合执法平台、旅游产业运营监测平台、旅游产品溯源平台、旅游诚信管理平台等应用,提升文化和旅游综合监管能力。开展线上营销,利用5G、VR等新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式应用。联合各方构建复利型商业模式,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营销体系,打造旅游经济互联网共享模式。


      打造“长寿广西”品牌。全面发展以康养度假、健康食品、医疗保健等为主体的健康旅游产业,加快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区和示范基地,构建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开发与中医药及壮瑶等民族医药相结合的传统健康旅游产品,打造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推动健康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广西有礼”品牌。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发展以非遗手工技艺类商品、工艺美术旅游商品、名优特产、旅游纪念品、特色日用品、文化创意商品等为主的文化和旅游商品体系,推动非遗特色商业街区、非遗手工技艺类园区、非遗小镇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等多元化旅游购物设施建设。


      打造“广西有戏”品牌。大力传承弘扬地方戏曲、民歌、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艺术,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动演艺剧场建设,发展一批中小型、主题性、特色性旅游演艺项目,“这边唱来那边和”,促进全区各地好戏连台、好戏不断。


      三、实施十大工程,培育壮大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区,要聚焦壮大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动能,实施文化和旅游发展系列工程,助推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工程。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服务项目落地建设,提升项目四率(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建设一批超百亿元重大文旅项目,全面落实文旅产业布局。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推进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广西民族剧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实现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达到国家标准,全区县县有公共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村屯和居民小区延伸,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登高原攀高峰”和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加大对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争取设立广西艺术基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落实文化荣誉制度,探索创新文化名家培养模式机制,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育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文化名家。


      实施国家级和世界级文化遗产创建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中越边境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兴安灵渠、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等文物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进左右江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切实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实施国家级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工程。支持桂林、北海等地打造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度假区,全力做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进A级景区和度假区的对标建设与升级,完善旅游休闲及度假设施,丰富景区和度假区的文化演艺、文创商品购物、夜间娱乐等业态,提升景区和度假区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供给。


      实施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高端度假酒店,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打造以滨海休闲度假、海洋文化等为主题特色的北部湾滨海度假酒店集聚区。依托广西山地资源、森林资源、江湖资源、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巴马长寿养生旅游胜地等为重点区域,打造藏在山间、隐没林中、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山水主题酒店”,打造高端“山水主题酒店”集聚区。推动乡村旅游民宿精品化发展,推动建设阳朔山水度假、巴马康体养生、涠洲岛海岛度假、三江主题文创等旅游民宿标杆示范地。


      实施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乡村旅游廊道建设工程。支持桂林、北海等城市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开发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推进景城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旅游休闲街区,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丰富休闲街区文化旅游业态,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地标。强化乡村风貌控制和环境整治,增强交通沿线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多样性,推出一批主题鲜明、景观标识突出、延续通达的乡村旅游廊道。


      实施以红色文化为重点的研学旅行工程。推动红色文化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完善提升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创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左右江片区红色旅游圈等品牌,推动红色主题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夯实红色文化主题研学旅行基础。以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昆仑关战役、镇南关大捷等红色文化资源为重点,培育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推出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打造“走读广西·红色课堂”品牌,组织编写红色文化研学培训教材,推出“一市一精品”红色文化研学课程。


      实施大健康和文旅装备制造业发展工程。支持柳州建设大健康和文旅装备制造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大健康和文旅装备制造业,深化与国内外领先企业合作,开展“五个一”探索创新合作项目:一金,即设立旅游装备产业基金;一展,即继续开好中国—东盟旅游装备博览会;一文,即合作编制中国旅游装备产业报告;一会,即合作召开全国旅游装备供应链大会;一赛,即合作举办中国旅游装备专项赛,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完善、科技创新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健康和文旅装备制造产业链。


      实施“文旅+”“+文旅”产业融合和文旅消费提振工程。实施“文旅+”“+文旅”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体育、科技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支持各地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打造独具特色的消费集聚区。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城乡融合的文旅消费节点。大力发展节假日文旅消费和夜间文旅消费,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分享到: